若一日一发,发后身虽凉,不能起身饮食,乃太阳经先寒后热之寒热病,非真疟也。平胃发表汤家秘治寒热胸满无汗症。
要知下后若下症仍急者,不得已而用大陷胸汤以再下。 故曰病在膈上,病在胸中,宜吐之。
若时寒时热,头侧作痛,两耳常聋,呕而口苦,此少阳经症也,脉弦而紧无汗者,柴胡防风汤散表;脉弦而数有汗者,小柴胡汤和解。既发汗而表症仍在者,尚宜再汗。
前章无时发热之句,此章有时发热之症,故立先其未发热之时,服桂枝汤以发其汗。口苦咽干,腹满微喘,发热恶寒,脉浮而紧。
当须识此,勿令误也。阴阳之所以升降者,气也;血脉之所以流行者,亦气也。
口渴身热,面赤多汗,唇焦喘咳气逆,此燥火喘逆,宜清燥汤、知母石膏汤、栝蒌根汤。 地榆防风地丁香马牙苋(各等分)上为细末。